欢迎来到书香知识百科
书香知识百科
当前位置:书香知识百科 > 历史

曹操偷了谁的坟墓?可以养军三年

日期:2023-10-05 18:59

很多人都认为盗墓界的祖师爷就是曹操。虽然这个说法不是特别准确,但却是很多人的基本信念。认识。有一个传说,曹操通过盗墓来支持他的军队。这确实是可能的。这种事情在任何一个战乱年代都可能发生。不过,有人说曹操曾经偷过一座古墓。而养了自己的军队三年,这又是谁的坟墓呢?

1。曹操真的盗墓了吗?

史书上有很多关于曹操盗墓行为的记载。

名士和三国“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曾在《为袁绍檄豫州》中记载:“(曹)特命发丘总司令、摸金队长,没有尸首。”战争期间暴露在外。”

意思是曹操专门为盗墓者设立了两个官职,分别是“法丘中郎将”和“摸金上校”。他们不仅掘人坟墓,盗取财宝,还践踏坟墓中的尸体,将其遗弃在荒野。

正史《三国志》也有记载:“操率兵入砀,攻孔,破棺,收金宝数千。”

这段话不仅记录了曹操挖坟的行为,还明确说明了他挖的是梁孝王的坟墓。在盗墓过程中,曹操的部队不仅打破了梁孝王的棺材,还收获了数万公斤的金银财宝。

梁孝王是谁?曹操为什么要瞄准他的坟墓?

2。梁孝王简介

梁孝王刘武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的弟弟。

七国之乱期间,刘濞率领诸王起义军攻打刘武的梁国。刘武以小范围阻击了数倍于自己的吴王刘濞,成功牵制了叛军。 。他帮助周亚夫平定叛乱,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时间。

叛乱平息后,刘武成为朝野中受欢迎的人物。各种奖励和恩惠也纷至沓来。除了刘启对弟弟的种种赏赐之外,窦太后也对儿子大加赏赐。

史书记载,由于赏赐太多,刘武比当时的皇帝刘启还要富有,成为了富可敌国的太子。刘武死后,他的财富惊人,连仓库都无法存放。

除了物质奖励之外,刘启还给予刘武很高的政治待遇。《资治通鉴》载:“(刘武)来时,极受宠爱,入则同车,出则同车,出则至森林射击狩猎。”

刘五不但可以和刘七同车,而且刘七还亲自为他开车。如此逆天的荣誉,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甚至有一次,刘启在一次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拉着刘武的手说:“王来万岁。”窦太后听后也很高兴。刘五虽然百般拒绝,但心中却是欣喜若狂。

后来刘五变得有些嚣张跋扈了。他确实把自己当成了皇帝的继承人。他不但超越礼法,还参与皇位争夺,善于杀害袁盎等朝廷重臣。这些行为终于激怒了刘启,他命令刘武不得踏足长安。

刘五从此被忽视、郁郁寡欢。后来,他在一次狩猎途中突然发烧,猝死。

刘武生前修建了宏伟的陵墓,“削山为廓,凿岩为隐”,并以山为陵。同时,他也将一生的财宝都埋在了陵墓里。从刘武的财富来看,在当时的全国是无与伦比的,他的随葬品也是极其豪华的。

3。曹操真的盗了梁孝王的坟墓吗?

对于几乎白手起家的曹操来说,想要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在群雄云集的三国时代立足,最直接、快捷的方法就是盗墓。刘武显赫的身世和墓中丰富的随葬品自然成为了曹操的首选。

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中详细记录了曹操发掘刘五墓的场景:“统帅亲临发掘,打破棺材,赤身裸体,掠夺黄金财宝,使圣人朝廷流泪,军民悲痛。”因为刘武建造的陵墓极其坚固,每座陵墓的封门都重达数千公斤。曹操不得不动用大量军队,盗掘刘武墓,获得数以万计的财宝。

正是因为曹操深谙盗墓之术,他在临死前提出了薄葬的概念。并下令陵墓内不得埋藏金、银、玉等贵重物品。陵墓上不得封土,不得植树,不得修建大型墓地。

而且,据说曹操死后,为了迷惑世人,当然也为了避免被盗,一共从叶城的四个城门抬出了72口棺材,送往四面八方安葬。

至此,盗墓大师曹操给后世盗墓者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曹操真正的坟墓在哪里?这个谜团直到2009年才被解开。曹操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高陵。神奇的是,他的坟墓从未被盗过。

虽然没有被盗,但还是被挖掘了。

据说,如果曹操盗了一座坟墓,他可以支持军队三年。十有八九是假的。

关于曹操的黑料,《曹瞒传》是第一来源,但这本书是吴国仁写的,全是黑料,可信度其实不高。

然后就是著名的《讨曹操檄》,是大天才陈琳写的。曹操盗墓的故事也出自这里。根据内容,曹操挖了梁孝王的坟墓,获得了大量金银财宝,赚了很多钱。

梁孝王是谁?汉文帝之子,汉景帝之弟。他有功,有权有势。死后葬于芒砀山。墓室很大,随葬品应该也不少。

据陈琳所写,“统帅亲手挖掘尸体,撬开棺材,掠夺金银财宝,令圣朝落泪,军民悲痛!”

曹操还亲自来到盗墓现场,拿走了很多黄金财宝。这件事让汉献帝非常伤心。毕竟祖坟被挖了,他痛哭流涕。

我们不要刻意粉饰曹操,只是简单分析一下这有多大可能。

首先,陈琳的《讨曹操檄》是建安五年的作品,这意味着如果曹操真的挖了梁孝王的坟墓,那一定是在那之前。

建安五年前,曹操尚未与袁绍决战。虽然击败了黄巾军,获得了青州精兵。但总体而言,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政治资本都不强大。于是,曹操在建安元年遇见了逃亡的汉献帝。

迎汉献帝的举动,显然是为了给自己赚取一些政治资本。此时的曹操虽然不能说是完全忠于汉朝,但他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名誉”而公然做出傻事。这个时候,他还要去挖汉献帝的祖坟?这不是明显让天下人骂他,让韩家恨他吗?

所以,就算真的这么做了,也绝不会大张旗鼓,更不会亲自到场。

其次,金银有多重要?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我们觉得挖出一件古董或者一块美玉,绝对可以换很多钱。有了无数的黄金,我们可以买很多食物!

关键是,他们当时是在哪里买食物的?黄巾军之所以闹得这么大,有天灾人祸的原因。老百姓没有食物,快要饿死了,才造反。经过连年征战,加上汉末瘟疫横行,大片荒地荒芜。曹操拉着一大车黄金。去哪里买食物?应该从袁绍那里买吗?那时,袁绍的军队已经没了,粮食也够了。

乱世,金银古董最不值钱。每个人都饿了,即使有钱也买不到食物。曹操不太可能用他挖掘的宝藏养活他的军队三年。

那么,曹操靠什么来支撑军队呢?这很简单。建安元年,曹操开始实行农耕制度。

曹操收集了大量的黄巾。这些人以前都是普通农民,可能带着农具去打仗。曹操直接给他们分了土地,让他们安心耕种土地,生产粮食,才保证了这么多年的战争。光是盗墓中的金银古玩,军队就会被饿死。

刘备逃走时带着众人。难道只是因为他善良吗?如果他好心的话,他就找个地方安置好人,然后自己逃走。让人们和你在一起将创造生产力。一旦稳定了,你就可以耕田,还有军粮了。那个时候,拥有土地比拥有金钱更重要。

所以,盗曹操墓确实有可能,但盗梁孝王墓的可能性不大。而靠盗墓来养军三年更是不可能的。

陈琳写《讨曹操檄》,是为了帮助袁绍打舆论战,自然要努力打败曹操。可能是听了一些八卦,所以才这么夸张吧。

当然,以上内容只是推断和分析,我不确定。因为关于三国时期的史料并不多,而且由于立场问题,很多记载都不是很可靠。

曹操盗梁孝王墓的事情还有待讨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