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香知识百科
书香知识百科
当前位置:书香知识百科 > 历史

武则天在位时期的治国政策

日期:2023-10-04 18:34

武则天、武媚娘称帝后,为了对付贪官污吏,设立举报箱,鼓励举报人。检举官员失职犯罪的,经核实,予以留任;即使报道不实,记者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狄仁杰、魏元忠等人长期受到重用,官僚队伍得到大力整顿。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开始取代九品中正制度,成为士子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武则天掌权后,在推行科举制度的同时,还开辟了其他选拔官员的方式,如自选、举报恶吏、科举、科举、武举等。这种多渠道选官、求才的方式对当时的官员治理产生了双重影响: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更好的外部条件;

从消极的一面来看,这使得官员队伍鱼龙混杂。

武则天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拓宽选官渠道的同时,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整顿官员的等级。

具体来说,武则天对官僚队伍的整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立铜箱(举报箱),鼓励举报。检举官员失职犯罪的,经核实,予以留任;即使报道不实,记者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结果,四面八方都出现了告密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在如此严酷的政治环境下,除了极少数肆无忌惮的残暴官员和宠臣外,官员们别无选择,只能遏制腐败和违法行为。

二是设立左右独立平台,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唐初沿袭隋制。朝廷的最高监察部门是御史台,负责检查自宰相以下各级官员的遵纪守法情况,对违法违纪的官员进行检举、弹劾和处理。武则天将御史台改为肃政台,不仅增加了监察官员,而且强化了监察职能。

武则天即位后,将原来的御史台改为左肃政台,负责巡视中央官员和军旅。此外,她还增加了有苏政台,负责检查京畿地区和地方州县的官员。监察官员从18人增加到40人,旋即形成了“左负责巡查朝廷,右负责成都县”的格局,使左右驻站纷纷纠偏。 ,左站官员亦视察州县。

同时,为了确保监察运作有法可依,武则天命尚书刑部侍郎韦方智起草了一份专门用于地方官员考试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由于武则天时代相当一部分监察官员是残暴的官员,被赋予生死大权,地方官员对他们如虎添翼,所以敢于试探法律、搞各种行为的人少之又少。腐败。

尤其是武则天后期,地方官员听说钦差大臣到来后自杀的记载不计其数。由此可见,这个监督体系的威慑力有多么强大!

三是注重政府高级官员的任用。 武则天十分重视高级政治官员特别是宰相的选拔任用。总理是一人以下、万人以上的最高政治官员。他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他能否得民,对封建统治至关重要。

武则天虽然也任命侄子武承嗣、武三思为宰相,但她主要是利用他们与自己的特殊关系来监视其他朝臣,实际的行政权力一般掌握在其他宰相手中。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狄仁杰、魏元忠等长期掌握朝廷实权。历代宰相中,狄仁杰、魏元忠等堪称名相。

正因为如此,宫中的奢靡之风不仅无法通过高级官员的中介传播到整个官僚队伍中,而且通过他们的带头作用,整个官僚队伍中也能形成一种克己勤勉的良好氛围。政治事务。

四是严肃清理干部队伍内部腐败现象。 武则天时期,官员的级别也出现了冗员,但武则天也用各种手段消灭官员,甚至对无能的人毫不留情,大规模杀戮。不用说,这次清洗主要是在政治范围内进行的,但对官员队伍的清洗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残暴问题是武则天时代一个引人注目的政治现象。过去,大多数研究者只看到了武则天对残暴官员的信任和重用,而没有对她的最后一招进行太多研究。武则天先掌权,继位为皇后,改国号为周。对于李唐的家人和旧官员来说,这是一种篡位行为,是典型的宫廷政变,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对。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武则天只能用残酷的手段来对付那些反抗或者企图反抗自己的人。对于武装叛乱,她可以用军事手段镇压;对于其他政敌,她只能用残酷的杖来制服他们。

不可否认,残暴的官员是当时资质最差的官员。其中最著名的如来君臣、侯思之、索元礼、周兴、王宏毅等,都是靠线人爬上高位的。

这些人生性残忍、嗜血。武则天在掌权初期,为了笼络这些人,常常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然而,随着她的统治地位日益巩固,残暴官员的地位逐渐下降,甚至受到严厉的惩罚。

正是由于武则天创造了这样一个总体明朗的政治环境,加上她对人才的重视和保护,充分发挥监察部门的作用,所以《资治通鉴》中出现了“有也”的说法。当时人才之间的竞争。” “为其使用”的情况。

她执政期间,官员各司其职,没有出现全面腐败现象,世界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没有内乱外侮,社会相对稳定。造成这种局面,必须承认与武则天的肃清官场有关。

当然,武则天时期的官场也存在很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首先,她挥霍无度,生活奢侈,修建明堂、佛寺、“天书”,乱封同姓王,囤积家人宠爱。这种奢侈的作风,对官员的阶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重用残吏,滥杀无辜,造成不少冤狱。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关灯